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记者 利声富
随着消费持续升级,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芒果的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为让三亚芒果的“面子”颜值更高,“里子”气质更佳,三亚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减量施用技术示范推广,构建了三亚芒果绿色高效产期调节新技术模式,让三亚芒果产业从“量”到“质”的飞跃,实现了外在美与内在优的完美统一。

三亚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减量施用技术示范推广基地。记者 利声富 摄
精准调控减量施用,从源头迈向绿色
产期调节是反季节芒果生产的核心技术,控梢是其中关键一环。可伴随而来的是,芒果品质下降等。为解决这一瓶颈,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将技术革新的突破口瞄准了新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
“你看,这片芒果地是使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长势明显比不远处采用传统生长调节剂的要好。”在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希源芒果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詹儒林研究员介绍。这一新调控技术主要针对目前三亚芒果主栽品种贵妃、台农1号等芒果品种每年11月前成花较难和产期集中,生产过度依赖多效唑调节造成芒果树体衰退、果实风味品质下降等研发出来的新调控促花提质技术。
与此前使用的传统生长调节剂相比,烯效唑具有用量更少、土壤残留低两大显著优势。由于烯效唑的生物活性是多效唑的2-6倍,这意味着达到相同控梢效果时,所需用药量可大幅降低,从源头上实现了减量目标。同时,烯效唑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显著快于多效唑,对芒果树体和后茬作物的影响更小,更符合生态、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要求。
“这一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精准调控减量施用,使芒果从源头迈向绿色。”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颜值口感双双提升,产业迎来新模式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减量施用技术的特色在于首创了多效唑替代控梢新技术,有效解决芒果品质难题。同时,通过创新促花保果新配方与配方施肥协同的产期调节技术,成功重构了海南芒果提质升级的技术体系。
示范推广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减量施用技术这项绿色高效产期调节新技术模式,不仅让三亚芒果颜值、口感双双提升,而且三亚芒果产业也迎来新模式。
由于烯效唑控梢效果稳定,且对树体负担小,成功促进了芒果的整齐开花与高效坐果,产量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同时,该技术解决了因树体疲劳导致的果实大小不均、风味下降等问题。减量用药为果实积累更充足的风味物质提供了空间。“示范园长的芒果色泽更鲜亮、风味更浓郁,优质果率大幅提升。”詹儒林介绍,该项技术成功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减量施用与营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三亚芒果绿色高效产期调节新技术模式”。
据了解,采用烯效唑代替多效唑进行芒果控梢,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减量施用综合技术示范,集成了一套绿色控梢催花技术。前期示范显示,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减量施用技术,实现节约成本10%以上,综合效益提高15%以上。
目前,三亚芒果种植面积达43万亩,年产量近56万吨,年产值近60亿元,是三亚第一大热带水果产业,种植面积约占海南芒果种植面积的45%。“通过示范、研发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减量施用技术,形成技术规程,为三亚芒果绿色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同时,通过推广,促进三亚芒果提质增效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三亚将继续推广此绿色技术,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助力芒果产业优化升级。